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博物馆

5月上海走进博物馆、美术馆享受有艺术相伴的完美假期!

发布时间:2025-06-09 10:19:40 作者: ob体育

  五一假期来临,与其在热门景点人挤人,不如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找到一片宁静,沉浸在历史、艺术和科技的魅力之中,享受一个与众不同的假期。

  “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是继2024年北京展览后首次在京外举办的大型巡展活动,是京沪两地文化文博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重要实践;

  也是京沪两地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文脉相承、携手共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件盛事。

  展览分为两部分,共展出260余枚大众篆刻作品,以中国印为载体,大力弘扬宣传北京中轴线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和申遗成功的重大意义,讲述北京中轴线和上海都市美妙动人的故事。

  “考古·上海”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4楼,1000平方米的展厅面积在东馆的体量中称不上大,却当得起“史无前例”,这也是上博首个考古常设展 。

  展览共展出2000余件/组文物,通过“文明之光”“江海通津”“海上繁华”三个版块,聚焦城市探源,立足考古视角,运用考古语言,从“何为考古”的角度,梳理出“何以上海”6000多年的城市文脉。

  20世纪和21世纪最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大卫·霍克尼首个沉浸式艺术展,由霍克尼本人及团队历时三年亲自参与创作与监制,是迄今为止艺术家借由数字媒介所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艺术探索。

  展览全长近一个小时,由六个章节组成,观众将从文艺复兴透视法的突破,走入他对摄影拼贴的实验,再到iPad绘画的一起捕捉春天的快乐,最终进入一个打破空间边界的沉浸式影像世界。

  “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第四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于7月18日在人民广场馆启幕,并于7月19日向公众开放。

  这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向观众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面貌及其最新考古发现,推动中埃文明互鉴。

  “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以上海为巡展首站,共汇聚了来自西北的120余件展品,近三成展出文物为一级文物。在“文博热”的当下,上历博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文博交流让观众足不出“沪”就可以尽享文物盛宴。

  “桃花石”是古代中亚对中国的称呼——在他者的视野中,辽宋夏金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

  此次展览聚焦于“中国”这一概念,通过大量实物彰显出辽宋夏金时期西北地区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西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贡献。

  展览共展出五十余件荷兰黄金时代的古董时钟,串连起“低地之国”的科学精神与海上“丝路”的开放基因,从惠更斯的摆钟诞生到代尔夫特蓝陶的文化交融,不仅追溯了时间计量技术对人类文明的更新塑造,更以器物之美诠释了东西方在文化与艺术领域的共振齐鸣。

  航天科普展通过模型、实物等展示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商业航天以及上海航天产业成就。特别是,嫦娥五号、嫦娥六号采集的月球正面、月球背面样品也将同框展出。

  “穿越本体:机器人艺术中国”从艺术视角为AI发展带来全新思考:在AI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将如何着陆?展览针对这些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做出艺术与技术混合的视觉和感知回应。

  2025年,正值中泰建交50周年,双方在艺术领域的合作愈发紧密。《我错过的来电》便集中呈现了泰国新生代艺术家WISUT PONNIMIT在多元文化浸润下的创作轨迹。

  其作品既承载着个体成长的心路历程,又凝结着不同文明碰撞的独特魅力,成为中泰文化相互映照、深度交融的生动注脚。

  继香港万人空巷的盛况后,「100%哆啦A梦&FRIENDS巡回特展」大陆首站登录上海。分免费与付费展区,两边各有千秋:

  免费展区覆盖到安义路和JAKC一楼中庭,包括哆啦A梦与亲友盛装造型组成的“100%哆啦A梦安义路蓝毯”和“100%哆啦A梦巨型漫画区”大型装置等。

  付费展区则有82个1:1哆啦A梦雕塑,展现哆啦A梦电影经典造型及创意造型,营造氛围满盈的沉浸感,还会在静安嘉里中心首都放映原创动画“胖虎世界巡回演唱会”。

  宝龙美术馆精选《西游记》中六个经典故事情节,藉由著名国画大师戴敦邦先生所绘《大闹天宫》为核心线索,串联起展厅里百余位《西游记》登场人物。

  单色釉又称一色釉、一道釉,具有天然去雕饰之美。本次“秋水长天——清代单色釉瓷器展”展览共遴选清初至光绪时期单色釉瓷器118套,共分11个板块,涵盖红、蓝、黄、白、青等多种釉色。极简即为大雅,单色釉瓷器,至纯至简,归于本真,体现了中华民族最为纯粹的审美观念。

  2025年4月2日至6月29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携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呈现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的个人展览“从山谷中来”。

  作为2022年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首展的延续,展览汇集艺术家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70余件代表作,这中间还包括为上海特别创作的20余件新作。通过这场展览,伊贝尔在隐喻与实体间,将他在法国西部生活与创作的故土移至上海。

  开馆十三载,龙美术馆首次集结约200件(套)从商周至明清的珍贵器物、瓷杂展出,包含甲骨文、青铜器、玉器、佛像、瓷器、家具等,阵容庞大。大家心心念念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也将再次亮相。

  距离上一次上海观众见到它,已有十年之久。更多珍贵文物系首次面向公众展出。三函商代甲骨刻辞(34例),涉及祭祀、征伐、田猎、求雨、入贡,原为日本藏家旧藏,曾著录于《日本散见甲骨文字汇集(二)》《小林斗盦旧作品集》。

  趁着假期,与家人朋友一起走进博物馆和美术馆,感受历史的厚重、艺术的美丽和科技的魅力,享受一个充实而宁静的假期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联系我们

ob体育-欧宝app官网下载-欧宝娱乐登录入口

                                                                                                                                                                                                                                                   

滕经理

0519-88153518

18651950690

58622618@qq.com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华山中路18号3号楼515室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